?????
特征:
1.高流動性:無滲漏,無偏析,灌漿,確保壓實;
2,早期強度高強度:1d抗壓強度可達到50MPa,3d抗壓強度可達到75MPa,28d抗壓強度可達到110MPa以上;
3.輕微膨脹:澆注體無收縮,確保設備**安全運行;
4.耐油滲性:致密性好,在油性環境中使用,強度不衰減;
5.抗疲勞性:良好的耐久性和抗疲勞性;
6.良好的耐候性:可在-40?400℃**安全使用;環保,低塵,確保施工人員安全。
施工方法和步驟:
施工前應準備好攪拌設備,保養項目和必要的工具。
步驟:基本處理
1.基礎表面應去屑或用新舊混凝土專用的界面劑處理。
2.清潔基礎表面,無碎屑,礫石,浮漿,浮灰,油和脫模劑。
3.注漿前24h,應將基礎表面充分潤濕,并在注漿前1h澆水。
步驟:支撐模具
1.根據灌漿施工圖支撐模板。模板和基礎之間以及模板和模板之間的接縫用灌漿(建議使用901快速堵漏王),膠帶等密封,以實現整個模板的水密性。 2.模板與設備底座之間的水平距離應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漿施工。 2.模板的頂部高度應比設備基座的上表面高50mm。 3.如果在灌漿過程中發生灌漿,應及時進行處理。
第三步:灌漿準備
1.本產品用量為2.2-2.4噸/立方米,通常按產品的11.5%標準與水混合。
2.建議使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一般為3min。使用手動攪拌時,首先添加2/3的水并混合2分鐘,然后添加剩余的水并混合3分鐘直至均勻。
3.每次混合的量應取決于用于確保物料在40分鐘內用完的量。 4.現場使用時,嚴禁將任何添加劑或添加劑混入水泥漿中。
步驟4:注漿施工方法
1.應分節建造更長的設備或軌道基礎。 2.在第二次灌漿期間,應滿足以下要求。
①在第二次灌漿期間,應從一側或相鄰的兩側進行灌漿,直到另一側溢出為止,以利于灌漿過程中的排氣。不要同時從四個側面灌漿。
②灌漿開始后,必須繼續進行而不中斷。并盡可能縮短灌漿時間。
③灌漿過程中嚴禁振動。必要時,可以使用灌漿增強劑將灌漿材料沿灌漿層的底部推進。嚴格禁止將灌漿材料從灌漿層的中部或上部推入,以確保灌漿層的均勻性。
④對設備基礎進行注漿后,注漿后3-6h,應沿設備邊緣切成45度斜面,以防止自由端開裂。如果無法修整,則在灌漿后3到6個小時內用刮鏟壓實灌漿層的表面。
⑤設備基礎注漿量大時,應機械攪拌注漿,以**注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