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氧
灌漿料包括A(引等)、B(固化劑等)、C(填料骨料等)三組分,也可依據詳細運用狀況調整配方,改良工藝,以滿足不同請求或突出某局部性能。常規運用時,將各組分完整混合后即可停止灌漿操作。
(規范固化條件:25℃,施工中無需養護,這是優于水泥灌漿料的一大優點)
(1) 比重(密度) 1.2~2.0,常規值1.8 g/cm3,依配方不同,與填料及骨料含量呈正相關關系,
(2) 外觀常規產品固化成型后為棕褐色固體,也可定制其他顏色,外露外表有潤滑平亮效果。
(3) 適用期(25℃) 1~2小時,與一次攪拌澆筑量呈正相關關系。
(4) 放熱峰 30℃~70℃,與填料及骨料含量大致呈負相關關系。
(5) 受壓蠕變(25℃)受壓狀態下,半年內<1.0×10-3mm/mm。
(6) 熱收縮系數(0℃~60℃)完整固化成型后(大于7天)在10~50×10-6mm/mm/℃之間。
環氧樹脂灌漿料灌漿方式
1、自重法
自重法是在灌漿施工中,應用該資料活動性好的特性,在灌漿范圍內自在活動,滿足灌漿請求的辦法。
2、高位漏斗法
高位漏斗法是灌漿料施工中,僅靠灌漿料的活動性不能滿足請求時,應用**灌漿的位能差,滿足灌漿請求的辦法。
3、壓力灌漿法
壓力灌漿法是在灌漿料施工中,采用灌漿增壓設備,滿足灌漿請求的辦法。
外表預處置
接觸環氧樹脂灌漿料的混凝土外表,須鑿除其表層浮漿并顯露堅實基層,**灌漿面清潔、枯燥、無油脂。混凝土接合面外邊緣磨出25mm厚倒角邊,以增大邊緣處灌漿料與根底粘合面積,需粘合的金屬外表還應無銹蝕(到達SSPC、SP6的光亮度請求)。
施工溫度
環境溫度包括混凝土根底及空氣溫度,為取得星聚的工作狀態,灌漿前必需將資料在15-25°C環境下放置24小時,施工時及隨后24小時內環境溫度控制15-32°C,20°C為適合。夏季施 工防止中午高溫,必要時應搭建遮陽棚;冬季氣溫較低時,應在灌漿區域搭 建暖棚升溫,**施工環境溫度大于15°C,施工宜選擇中午。
混合
用手提式攪拌器(200-250rpm)充沛混合A(樹脂)、B(硬化劑)約3分鐘;2、在低速大功率攪拌機(15-20rpm)中參加C(填料)使與之A、B混合物混合,充沛攪拌至骨科全部浸潤即完成,約需5-10分鐘;在氣溫較低時為了**混合物的流淌性,能夠恰當減少C(填料)的用量。
環氧灌漿
料灌漿應從一側灌向另一側;灌漿過程中可擠壓但勿震搗,以防止夾雜空氣滯留其中;灌漿間隔大于1.5m時,應運用高位灌漿漏斗法,應用重力壓差原理輔助灌漿。灌漿工作必需連續盡快完成。單次灌漿層厚度控制在25mm至35mm間;單次螺栓孔灌漿深度小于1500mm;灌漿體積超越1.8m×1.8m×150mm時需用泡沫板于根底面粘置伸縮縫預留條,灌漿終凝后將其外表局部摳除,再采用環氧密封肢封鎖制造永世性伸縮縫。
檢查密實
:灌漿完畢后,用鐵錘敲擊設備基板:如發出叮叮聲則標明灌漿層密實,如發出咚咚聲則標明灌漿層空鼓。
外表收光拆模
灌漿后及在環氧灌漿料初凝前,為到達美觀效果,可將暴露的外表用灰刀收光;終凝后,即可拆模。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運用前請務必實驗相關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