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路快速修補材料,一般用在交通高峰期,不能被堵,施工要求在短時間內快速通過,經過我們艱苦的研發,我們正在開發一種快速緊急修補材料,其材料特性,凝固時間可以調節根據要求3-24小時在區間值內,可以在區間值內實現新舊混凝土界面的良好粘結性能,并可以防止凝固期間混凝土的開裂。 A.清潔:對于水泥混凝土人行道上的破損板或混凝土結構嚴重損壞的部分,請使用氣鎬將破損的板碎成小塊并清除,清除周圍板基面上的松散材料,然后使用空氣壓縮機以去除底面。并吹走水箱中的灰塵。
B.底面的滲透:澆筑前2至3個小時,底面應充分用水潤濕并清除清水;在冬季施工期間,應在澆筑前用低于65°C的溫水充分潤濕底面,并清除清水。
C.界面處理:在基礎表面上均勻地涂一層聚合物界面劑。
D.模板:要在道路中心進行修補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將周圍的板邊緣用作模板;對于在道路一側進行修補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可以將圍板的三個側面用作模板,邊緣應豎立木制或鋼制模具,并應采取措施防止灌漿漏出。
對于混凝土結構嚴重受損的部分,應建立定型模板,并應采取措施防止灌漿泄漏。
E.攪拌:根據現場澆注次數和澆注速度,手動將修補材料放入強制砂漿攪拌機中,干混10秒鐘,按規定的水量稱量產品,分兩批加水:加2 /×3水,混合30s;加1/3的水兩次,混合150秒鐘。混合后,應讓修補材料靜置2至3分鐘,然后在氣泡消失后倒入。在冬季施工期間,應使用低于65°C的溫水進行混合,澆筑溫度應高于10°C。
F.傾倒:使用傾倒容器以緩慢且均勻的速度緊湊地傾倒。澆注過程中應避免出現空心現象。倒入后,將修補材料的頂表面弄平。每次混合的修補材料,從混合開始到澆注結束,時間不應超過30分鐘。時間或流動性不符合澆注要求的修補材料,不得繼續使用。
G.健康維護:用塑料條覆蓋修復材料的頂部表面,然后用吸管袋蓋住塑料條以保持其濕潤。在室溫下,可以在3-4小時后終止該方案,或者可以根據結構強度要求和保留標本的強度測試結果確定是否終止該方案。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適當延長健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