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漿材料是一種應用廣泛的結構加固材料。灌漿材料是以水泥為基料,天然高強骨料和各種混凝土外加劑組成的干拌材料。與水混合后,具有高流動性、早強、高強度、無收縮等特點。灌漿材料廣泛應用于設備基礎、鋼結構基礎、鋼筋混凝土梁、柱、板和墻的補強灌漿和錨栓工程,以及混凝土空腔的填充和修補。**,我將向大家介紹設備基礎灌漿材料的施工工藝和注意事項。
1、 灌漿材料施工技術
1。人員準備
首先灌漿作業人員必須合格,持證上崗。同時配備專職質檢人員對灌漿作業全過程進行檢查和監督。
2。在設備基礎灌漿前,準備灌漿材料準備、灌漿、灌漿試驗、倉管分離和接頭密封的設備和工具準備設備和工具,并檢查和調試設備和工具的正常使用狀態。為防止停電和灌漿故障,應準備發電機、高壓水泵等備用設備。
3。備料
準備灌漿材料、灌漿材料和其他材料,以便接縫密封和入庫。應特別注意與接頭型式檢驗確定的灌漿套管相匹配的灌漿材料。
4。模板支撐
模板支撐除應符合現行**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有關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二次灌漿時,模板與設備底座的水平距離控制在100mm左右,模板頂標高不低于設備底座上表面50mm。
② 混凝土結構改造加固時,模板支撐應預留足夠的灌漿孔和通風孔,灌漿孔直徑不應小于50mm,間距不應大于1000mm;灌漿孔和通風孔應高出孔點50mm。
2、 灌漿材料施工工藝流程
1。設備基礎處理設備基礎表面應粗化。地基表面應清理干凈,不得有礫石、浮漿、浮渣、油污、脫模劑等雜物。灌漿前24小時,地基表面應充分濕潤,注漿前1小時應將積水去除。
2。鉆孔
對于嚴重空鼓的區域,鉆孔位置不應太靠近板材邊緣,相距15-20cm。大面積空鼓時,每30cm鉆一個孔,鉆孔深度為板厚的1-1.5倍。
3。模板支撐
按確定的灌漿方法和灌漿施工圖支模。模板定位標高應高于設備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須支撐牢固,防止松動和滲漏。
4。拌制灌漿料
根據產品合格證上的水料比確定加水量。混合水應為飲用水,水溫應為5-40℃。可采用機械攪拌或手動攪拌。采用機械攪拌時,攪拌時間一般為1-2分鐘。當采用人工攪拌時,應加入用水量的23攪拌2分鐘,然后再加入剩余用水量繼續攪拌,直至混合料均勻為止。標準稠度的加水量為12%-14%。攪拌好后,靜置2-3分鐘,排盡空氣,然后進行流動性試驗,符合要求的灌漿材料混合物可用于灌漿作業
5。壓漿
用高壓灌漿機將準備好的灌漿料倒入空筒內,用橡膠錘不斷敲打灌漿孔周邊,有利于灌漿料的滲透;在鉆孔位置周圍敲打空鼓,檢查膠液是否擴散鼓區聽不見,可以判斷空鼓已裝好。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再次添加。
6。用重物壓入
對于翹曲角嚴重的區域,灌漿后用重物按壓翹曲角,待樹脂固化后,再將重物移開,產生附著力。
7。
養護2小時后,連續清潔灌漿機。清洗方法為:向灌漿機內倒入約500ml丙酮,啟動灌漿機,將機內殘余灌漿料與丙酮混合,待灌漿機內無殘余灌漿料時,向灌漿機內注入少量機油,啟動灌漿機,用潤滑油潤滑灌漿機各部件,防止生銹等。
8。驗收標準
驗收標準為:灌漿區壓重。經過一段時間(約12-24小時)后,樹脂固化后,重物體被移除。空鼓、翹曲處無明顯松動,敲擊聲堅實,判斷灌漿修補成功。
9。補磨
空鼓區灌漿后,可清理鉆孔區,用白云石膠補孔。固化后,對地面進行打磨整修,對晶體表面進行處理。
3、 在按工藝進行灌漿材料施工時,應注意以下事項。灌漿料施工和澆筑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標高,避免模板沉降造成灌漿料表面不平。
2。灌漿過程中嚴禁振動,必要時使用灌漿助推器(灌漿料沿漿液流向底部推進,嚴禁從灌漿層中上部推出)。
3。灌漿前應清除地腳螺栓表面的油污和鐵銹。
4。灌漿材料的混合料應在灌漿材料制造商規定的操作時間內用完,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已開始凝固的灌漿材料混合物不能再使用。
5。若灌漿失敗,應立即停止灌漿作業,并立即用高壓水槍沖洗已灌入套管與構件結合面內的灌漿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