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應力管道壓力漿
預應力管道注漿技術要求
1.灌漿原始材料應符合以下要求:
1.水泥應使用性能穩定且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的低堿硅酸鹽或低堿硅酸鹽水泥(混合物只能是粉煤灰或礦渣),且水泥熟料中的C3A含量不大于8%;其他性能應符合當前**標準“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并且不應使用其他類型的水泥。
2.礦物摻合料的類型應為I級粉煤灰,礦渣粉或硅粉。
3,梁體通道灌漿應使用減水劑,減水劑對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減水劑的減水率應不低于20%,其他指標應符合現行**標準《混凝土添加劑》(GB8076)的要求。摻合料的均質性根據“混凝土摻合料均質性測試方法”(GB / T8077)進行測試。
4.灌漿材料中不應含有高堿(總堿含量不應超過0.75%)膨脹劑或以鋁粉為膨脹源的膨脹劑。嚴禁混入對預應力筋有腐蝕作用的含氯鹽,亞硝酸鹽或其他添加劑。
5.灌漿材料中的總氯離子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06%。
2.孔隙灌漿漿的強度,流動性,凝結時間,滲出率,膨脹率,空氣含量等特性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中沒有要求時,預應力混凝土梁應滿足以下要求:
28d強度:抗壓強度≤50MPa,抗彎強度≤10MPa; 30min流動性≦30S;設定時間:初始設定≤4h,終設定≤24h;出血率:24h自由出血率0,壓力出血率≦3.5%; 24h自由膨脹率0?3%;空氣含量1%?3%
3.在對孔進行灌漿之前,應事先對所使用的灌漿材料進行測試和驗證。各種材料的稱量應到±1%(全部按質量計)。水粘合劑的比例不應超過0.33。
4.施工設備及稱量精度應符合以下要求:
1.攪拌機的速度不小于1000r / mm,葉片的線速度限制為15m / s。葉片形狀應與轉速相適應,并在規定時間內達到均勻攪拌的要求;擠壓機采用連續擠壓泵,壓力表的小分度值應不大于0.1MPa,范圍的實際工作壓力應在25%?75%的范圍內。儲罐應具有攪拌功能;濾網的空間不應大于3mmx3mm;如果選擇了真空輔助注漿工藝,則真空泵應能夠達到0.092MPa的負壓。
2.制備漿料混合物時,每種成分的稱量應到±1%(全部質量)。所有測量儀器均應通過合法的計量驗證,并在**期內使用。
5.混合過程應符合以下要求:
1.混合前應清潔設備。清潔后的設備中不得有殘留物或水。當漿料物料從混合器進入儲罐時,應將其過濾。
2.泥漿混合的操作順序如下:先將實際混合水的80%?90%加入攪拌機中,啟動攪拌機,均勻加入除水泥外的所有壓榨物料,邊攪拌邊攪拌,然后均勻加全部水泥。加入全部粉末后,攪拌2mm;然后加入剩余的10%?20%的混合水,繼續攪拌2分鐘。
3.混合均勻后,在機器上進行流量測試。機器的流量范圍應為18S±4S。該測試應每10個托盤執行一次。流量達到標準后,可以通過過濾器進入儲罐。漿料應繼續在儲罐中攪拌,以確保漿料的流動性。
4.對于因延遲使用而導致流動性降低的漿液,不允許通過添加水來增加其流動性。
6.注漿過程應滿足以下要求:
1.在灌漿之前,應清除梁中的碎屑和積水。
2.在灌漿之前,應使用密封蓋或水泥漿密封錨固夾之間的間隙和其他可能的灌漿泄漏,并且在堵漏材料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灌漿。
3.灌漿順序應先降后升。彎曲和垂直的孔應從注漿孔的點壓入,而排氣孔或排氣孔應從點壓入。
4.在將泥漿壓入束流通道之前,應先打開擠漿泵,以從擠漿噴嘴中排出少量漿液,以除去擠漿管線中的空氣,水和稀漿。當排出的漿料的流動性與混合罐中的流動性一致時,其開始被壓入束流通道中。
5.梁的縱向或橫向孔的灌漿壓力不應超過0.6MPa。當孔隙較長或使用一次性注漿時,壓力應為1.0MPa;梁垂直孔的灌漿壓力應為0.3MPa?0.4MPa。灌漿的填充度應達到隧道另一端的滿度,并以與指定孔度相同的流動性將泥漿排出到排氣孔處。關閉礦漿出口后,應保持0.50MPa?0.60MPa的穩定穩定時間,且不少于3min。
6.真空輔助灌漿工藝應該是。擠壓前,應**行真空處理,以使-0.06MPa?-0.08MPa之間的孔中的真空保持穩定。真空度穩定后,立即打開管道擠壓端的閥門,同時打開擠壓泵進行連續擠壓。
7.同一通道的灌漿應連續進行并一次完成。從混合漿液到壓入梁的時間不應超過40分鐘。
8.注漿后,檢查注漿孔和出口孔中注漿的壓實度。如果不是,請及時填充以確保隧道**密實。
9.對于連續梁或壓力灌漿,應允許通道中的灌漿懸浮液從出口端自由流出。再次泵送泥漿,直到均勻的泥漿在出口端流出,并在0.5MPa的壓力下保持5mm。此過程應重復1至2次。
7.終張力完成后,應在48h內進行孔注漿。移動預制混凝土構件時,灌漿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如果不需要設計,則灌漿強度應大于設計強度的75%。
8.注漿時,梁,泥漿和環境溫度應滿足以下要求:
1.擠壓時的漿料溫度應為5. C?30。在C到注漿之間以及注漿后3天內,梁體和環境溫度不應低于5°C,否則,應采取隔熱措施以滿足要求。
2.環境溫度高于35。在C時,在較低溫度下(例如晚上)擠壓灌漿。